在經濟發展的宏大版圖中,消費宛如關鍵的齒輪,驅動著經濟增長的引擎持續運轉。3月23日,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盛大舉行,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、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文秀在會上擲地有聲地表示,我國將綜合施策擴大消費,把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作為關鍵突破口,讓消費者有錢能消費,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相互促進、相得益彰 。這一舉措意義深遠,關乎經濟發展的全局,也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。
居民收入水平是消費的基石,只有收入穩步增長,消費才能底氣十足。從宏觀經濟角度看,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“主引擎”,在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2021年,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65.4%,有力拉動GDP增長5.3個百分點 。然而,近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,消費者信心和預期有所偏弱,部分消費需求未能充分滿足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增加城鄉居民收入,成為提振消費、擴大內需的核心之舉 。
為實現這一目標,我國從多個維度精準發力。在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方面,實施重點領域、重點行業、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,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,為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提供堅實保障,讓勞動者的工作“穩如泰山” 。聚焦重點領域、重點群體開展專項技能培訓行動,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,做好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工作,助力勞動者提升技能水平,憑借過硬本領獲取更高收入 。同時,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,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,讓低收入勞動者的錢包逐漸鼓起來 。
財產性收入作為居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增長對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同樣意義重大。《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》明確提出多措并舉穩住股市,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,加快打通商業保險資金、全國社會保障基金、基本養老保險基金、企業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 。強化央企、國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,依法嚴厲打擊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和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等行為,為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。進一步豐富適合個人投資者投資的債券相關品種,拓寬居民投資渠道,讓居民有更多機會分享資本市場發展的紅利 。
農民增收問題一直是“三農”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我國通過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,讓農民在辛勤耕耘中獲得更多回報 。探索通過出租、入股、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,挖掘農村住房的潛在價值,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。實施農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動,持續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,實施農產品“三品一標”行動,促進綠色、有機、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消費,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,推動農村產業現代化、多元化發展,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。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、林下經濟、民宿經濟,落實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,強化產業聯農帶農,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致富 。
扎實解決拖欠賬款問題,也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關鍵一環。加快推進落實償還拖欠企業賬款工作,壓實地方政府屬地責任,對拖欠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賬款應付快付、應付盡付 。加強審計監督,強化失信約束,健全清欠長效機制,讓企業的資金周轉更加順暢,保障企業員工的收入穩定 。
增加城鄉居民收入,不僅能讓消費者有錢能消費,還能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,增強百姓的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 。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,人們對教育、醫療、文化、旅游等服務消費的需求也將進一步釋放,推動消費結構優化升級,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。
在未來的發展中,我國將堅定不移地落實各項增收舉措,持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,優化收入分配結構,提升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 。加大政策協同力度,讓財政、稅收、金融等政策形成強大合力,共同推動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。同時,不斷優化消費環境,積極發展首發經濟、健康經濟、冰雪經濟、銀發經濟,把文化旅游業發展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,創造更多高質量的服務消費產品和場景,讓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更加豐富多元 。
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是一場關乎國計民生的關鍵戰役,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動力。相信在國家的積極推動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下,我國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將不斷提高,消費市場將持續繁榮,經濟發展將邁向新的臺階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。
|